发布时间:2025-08-01 11:18 来源: 编辑:广告推送
入夏以来,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,强降雨引发的河流暴涨、山洪突袭等险情频发。在救援现场,一根看似普通的绳索,若能打出正确的绳结,往往能成为连接生死的"生命桥"。今天,我们就来梳理水域救援中最常用的9类绳结,这些"指尖上的功夫",或许能在危急时刻派上大用场。
特点:强度高、不易松脱,双股结构抗摩擦,可连接绳索与锚点(如巨石、树木)或人员装备。
怎么用:将绳索对折后双股绕锚点3圈以上,绳端穿过对折环拉紧,形成"8"字;若需固定在绳体中间,可直接绕绳打结。
场景:暴雨导致河水漫滩,用它在岸边大树或稳固岩石上固定主绳,搭建救援通道;连接个人抛绳包时,确保绳结牢固不脱落。
特点:结构简单、承重强,适合连接两个距离较近的受力物(如两棵树、两块岩石)。
怎么用:两根绳索交叉,分别绕对方打一个"半结",再交叉绕一次收紧,形成类似"8"字的叠加结构。
特点:在绳索中间打出一个可调节的绳环,能承受双向(两端拉扯)或三向(两端+中间环受力)拉力,且不易松开。
怎么用:将绳索对折,中间绕出一个小环,再将两端分别穿过环的两侧并拉紧,形成"蝴蝶"形状。
特点:结形小、承重高,受力后自动收紧,适合制作固定抓绳或牵引绳。
怎么用:将绳索末端绕主绳打一个单渔人结,再反向绕一圈打第二个单渔人结,拉紧后形成双股结构。
特点:摩擦结的代表,用辅绳缠绕主绳制成,受力时"咬住"主绳不动,松力时可自由滑动,是自动保护的"神器"。
怎么用:取一根辅绳(较细),在主绳上缠绕3-5圈,末端打一个半结固定;用力拉主绳时,辅绳会因摩擦固定在主绳上。
特点:又称双套结、丁香结,可快速固定物体或制作锚点,受力后可通过调整绳圈大小重新收紧。
怎么用:将绳索绕物体(如树干、柱子)一圈,绳头再绕一圈穿过自身形成的环,拉紧即可;若需松开,轻轻一拉绳头即可解开。
特点:在绳端制作确定尺寸的绳圈,可绕过锚点(如巨石、钢梁)后调整大小,适合人员挂接或固定装备。
怎么用:将绳索绕成一个大圈,绳头穿过圈内打一个半结,再反向绕一圈拉紧,形成可调节的双绳圈。
特点:典型的滑动摩擦结,主绳受力时结会沿绳滑动,松力时可固定位置,常用于单人垂降或保护。
怎么用:将绳索绕主绳打一个半结,末端留出一段绳头;垂降时,手握绳头控制速度,身体重量会让结自动向下滑动。
但需注意:务必设置第二道保护(如普鲁士抓结),防止意外!
特点:紧密缠绕柱状结构(如电线杆、栏杆),受力均匀不易滑动,适合临时固定或牵引。
怎么用:将绳索绕柱体3-5圈,每绕一圈交叉一次,最后绳头穿过最后一圈拉紧,形成"水管螺旋"状。
"这些绳结看似复杂,其实只要掌握‘绕、穿、拉’三个核心动作,普通人也能快速学会。"绳索教练员王长善提醒,日常可通过模拟练习(用废绳反复操作)熟悉手感,关键时刻才能"肌肉记忆"般完成。他特别强调:"水域救援中,绳结的安全系数直接关系生命,切勿随意简化步骤!"
(注:文中绳结操作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练习,切勿盲目尝试高风险场景。)
分享到:
栏目最新
时尚图库
Copyright © 2000-2019 http://www.pfrjzs.cn/ , All Rights Reserved
广告合作QQ:2418533500 | 邮箱:2418533500@qq.com
未经青海生活网授权,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.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侵犯您权益的 请与我们联系,在核实情况后 酌情处理 举报不良信息 .